先亮明我的观点:没有应不应该,只有需不需要。
之所以我写上一篇文章,是因为我这次参加了九寨沟的购物团。没参加之前,我也如同各位一样,有心理压力。但体验之后非常好,虽然也有导购的环节,但是买不买全凭客人意愿。
我们团上也有非常精明的上海老阿姨,全程啥都没买,就额外付了九寨沟的观光车和保险费(这不付不行啊,九寨沟那么大,没法步行),连黄龙也没有上去,她说恐怕有高反。可导游全程依旧笑脸相迎,因为四川山里用餐不方便,还买了很多吃的、喝的和大家分享。
我私下里也有和导游聊天,她告诉我:虽然这团是购物团,但是压力不大,有基本工资,返佣也是锦上添花,当然啦,多多益善。
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很好的状态嘛,导游能有基本的工资保障,就能维持起码的生活开销。额外的销售返佣,也就是各凭本事赚钱了。
网上流传的那些强买强卖的事情,根本不可能发生在她身上?谁会为了那点返佣,砸了自己的饭碗?考一张导游证不容易,被吊销后,所有的付出都付之流水,得不偿失。
或许有人会挑刺说,购物团那就别买东西呗,这也绝不是我的意思。
就拿我自己来说,最后一天,我自己也大包小包向导游买了不少伴手礼,四川的火锅底料、手撕牦牛肉、鲜花饼等等都是又好吃又实惠,包装也不错,送礼也体面。
至于价格,我在宽窄巷、锦里等旅游纪念品店对比了一下,真没差多少,甚至买多后,加上导游送的赠品,反而还比店里的还便宜。那我为什么不直接向导游购买?
总之,游客觉得有需要的产品,就买;不需要,就不买,互相尊重。
昨天,还有年轻的网友给我留言,问我购物团是不是一定要买东西?我就感叹这舆论的风向早就被带偏儿了。导致年轻的游客,连参团的意愿都没了,旅行社还怎么能发展?
对此,我倒是建议各位旅行社的产品经理,如果购物店的产品卖不出去,为什么不反问一下自己,合作的商店是否需要更换?售卖的商品是否需要更新换代?营销的方式是否需要与时俱进?导购的话术是否需要重新培训?
常说旅行的六大要素“吃住行,游购娱”,旅游购物本就是巨大的产业,我们不妨向国外的旅游发达地区学习,把旅游纪念品做大,做好,做出创新来。而不是一味追捧那些高返佣、高利润的购物店,卖一些价格虚高的同质化产品。
对游客,我想说:
正规的购物团,无需避讳,省的那些团费,买点纪念品,一点儿也不亏。
对导游,我想说:
服务是本质,做事儿要看长远,没必要做赌团,弄得自己身心俱疲,尊严要靠自己赢得。
对旅行社,我想说:
给导游提供最基本的保障,才能留住人才,不要遇事推诿,有点老板的担当。
对购物店,我想说:
把自己的产品放到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去,你们的产品有竞争力吗?做好产品才是本质。
对社会,我想说:
尊重服务,尊重导游,没有导游的尊严,就没有品质旅游的保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